破  障

宇宙本來就是一個整體,就是一真法界,本來是不存在任何障礙的,是由於人們心理有障礙,才使六根、六觸、六識產生了十八界,這些界就是自己心理所設的障礙。要想證到一真法界,必須先破除自己心理的一切障礙。

障礙越多離道越遠,破除一重障礙,你就向道靠近了一步,因此,修行的本身就是破障的過程。而這些障礙都是自己多生多劫以來,執著於自我的心理需求,在逐漸背離宇宙本性的過程中,不知不覺地養成了根深蒂固的習氣。長此以往,習慣成了自然,使自己已經完全察覺不到這些屬於背道的東西,故非常難破。

一、障礙在內不在外

許多修行者,當自己修行中遇到各種障礙時,總愛眼睛盯著社會、家庭和別人。認為是社會、家庭和別人給自己設置的障礙,在阻礙自己修行。

有些慧根較好的人可能有些小神通,常以神通顯示自己。或常以神通來判斷事物的對錯、是非。正因為用神通來指導生活中的大小事物,似乎對自己有利,並有一定的準確性,還自以為了不起。其實,這是在以神通來搞分別,不知道神通是末而非本,等於自己的心時刻在隨著末梢轉。執著順境,本身又是在培養自己的貪心,時刻都在背離本性,並在造三惡道之因,不僅加大了分別心,而且障礙自己的修行。相反,有些慧根較差的人總有一些自卑感,認為自己慧根差就永遠趕不上別人。這種思想等於經常在給自己輸入“自己慧根差”的程序。在分別“自己慧根差”的前提下又羡慕別人的慧根好,細查深究又屬於嫉妒心,嫉妒又屬於瞋恚心,同樣是在造三惡道之因,其結果只能更加障礙自己的修行。如未明心細查,一般修行人很難透過表象查出這些背離本性的實質和細節。

其實,一切障礙都來源於你自己的心。“萬法唯心造”,那麼,障礙肯定也是你自己心理所造,無論你是否承認,事實就是如此。你可能會不相信,我可以告訴你,這些都是我已經反覆驗證過的,你不必懷疑。即使你一出門偶然扭傷了腳,也完全是你自己心裡事先輸入了矛盾的程序所造成的。偶然和必然是一對陰陽,偶然和必然也是一不是二,因此,一切偶然之中定存在著必然。

如果你遇到障礙總是強調客觀,查找別人的原因,這就是本末倒置,這就是偏知偏見。這樣找下去,你永遠不可能破除障礙,這正是你修行無法精進的主要原因之一。

甚至有些修行者,自己遇到了一些障礙,遇到一些小災、小病時,常把責任推到師父和神佛身上。經常會說:“這是師父、佛在懲罰我”。其實,你又想錯了。師父和佛從來不會懲罰任何人,他們是以大慈大悲之心和平等心在普渡眾生,那有心思和精力去管你這些小事,他們是大超脫、大自在的聖人,絕不可能活得那麼累,這只是你自己以凡夫之心度聖人之腹罷了。

其實,在開悟者眼裡是沒有障礙的。所謂順境、逆境也都是凡夫以分別心分別出來的。對自己有利的事就分別為順境、好事;對自己不利的事就分別為逆境、壞事。而在開悟者眼裡,已無我無他,何有順逆?一切都是自然而然,一切境都是幫我修行的助緣,來者不拒,順其自然。那些總想順境的人,認為順比逆好,其實還是分別心。從本性來講,順境和逆境完全是平等的,只是作用不同而已,並無好壞之分。只是從兩個不同的角度來助你修行,如果在順境中把握不好,同樣形成障礙,會使你栽大跟頭。許多當領導的不正是在順境中栽了大跟頭嗎?

凡夫和聖人都生存在同一空間,同一環境裡,所遇之境是同樣的。為什麼凡夫有障?而聖人無障呢?為什麼凡夫有煩惱而佛菩薩無煩惱呢?關鍵在於自心,魔由心生,障從心起,一切源於自心。如果能夠認識到障礙在內不在外,出現一切障礙都從自心找原因,這就是正知正見,如果出現問題總是強調客觀,埋怨別人,總是找外面或別人的原因,就屬於偏知偏見。許多修行人,心雖很誠,但正是由於知見上的偏差,越精進反而離道越遠,其結果很可能修入地獄,實為可憐!可惜!可歎!

因此,要想破障,首先要明白障礙都是自己心裡設置的,不要向外找原因。然後從自己心裡把它放下,一切障礙將會不破自除。其實,本來就不存在什麼障礙,只是你沒有悟道而已。

二、目前修行者中存在的一些障礙

1、最大的障礙──分別心

人們由於不明白宇宙本性和真相,一切以自己的五官感知判斷事物,由於五官受三維的局限,把一切能感觸到的東西都判斷為“實有”,由此而分別出有、無,繼而分別出好壞、取捨等等。

人們站在自我利益的角度上,進行著更加細緻和執著的分別。一切習慣於以自我利益為判斷事物好壞、是非、對錯、善惡、取捨的標準。今天對我有利則判定為好事、好人,明天對我不利則判定為壞事、壞人。多生多劫以來,人們就是這樣來判定事物的。人們就是這樣,被你自己錯誤的認識反反覆覆地輸入的程序控制著,形成了根深蒂固的習氣──分別心。

但是,宇宙的本性中是沒有分別的,萬事萬物中都包含著宇宙本性。因為萬事萬物都是宇宙本性變現出來的一種相和作用。既然萬事萬物之中都包含著宇宙的本性,我們可以對任何一種事物進行剖析,驗證一下宇宙及萬事萬物的本性是否無分無別。

例如:辣椒的本性沒有好壞之分,但愛吃辣椒的人就說它好,不愛吃的人就說它不好。它本身並沒有好壞,而這個“好”與“不好”是從那裡來的呢?是人們根據自己的需求分別出來並強加給它的。

又如:一套普通住房,讓一般工薪階層的人住,就認為正合適;如果讓一個乞丐來住,他會認為這套房子如天堂一般;但是,如果讓一個億萬富翁來住,他就會認為這房子如貧民窟一般。房子的本性也沒有好與不好,而好與不好完全是人們根據自己的利益,自己的需求分別出來的。如果不信,你可以此方法類推一切事物。

由此可見,宇宙及萬事萬物的本性中是不存在任何分別的,而人們的分別心是完全背離宇宙本性的,正是由於人們錯誤的分別心,才導致出一切煩惱障。

分別──善惡(好壞、是非、對錯)──取捨──執著──欲望──得失──煩惱

再往下分析,除了人們各種各樣、無窮無盡的煩惱以外,社會的動亂,殺、妄、淫、盜以及戰爭等一切不安定因素,都源於人們的分別心。而由於分別,才使得我們這顆心產生了種種不安定。而成千上萬的修行人多生多劫未出六道,也正是由於這顆不安定的分別心。

2、某些修行人為什麼會產生更大的分別心

許多修行者,在未接觸佛法之前,對善惡的標準以及佛法中的一些戒律懂得較少,腦子像一張白紙,分別也較少。但修上幾年之後,懂了一些佛法,知道了一些善惡標準,或懂得了一些戒規。但由於尚未開悟,分別心沒有減,卻把分別心用在了學佛上。一切按照自己所理解的程度,加上分別心,則產生了更大更多的分別。自己在執著修善的同時,眼睛看到社會、家庭、別人都在作惡。看社會處處是邪惡腐敗;看別人都是自私、作惡;埋怨家裡人不修行,強求家裡人都不吃肉;這個人自私,那個人可惡;甚至還分別出“上供不能供梨”,有“讓佛離開之意”;念佛不能在衛生間裡念,有汙佛之意;還有人分別得非常細緻,到同修家裡專挑毛病:“我聞到你家裡有蔥味”?;在修行者內部,眼睛時刻盯著別人,這個是破戒,那個是造業,這個是外道,那個不如法,這個要受惡報,那個要下地獄;甚至還公開攻擊誹謗佛法和善知識,有些修淨土的攻擊修密的,有些修佛的攻擊修煉氣功的,這個是邪道,那個是外道,甚至還有人攻擊淨空法師傳的是邪法,等等如此都是大分別心在作怪。

若以平等心來看,眾生皆是過去佛、現在佛或未來佛。每個不同的人和物只是表相不同,作用不同而已。如同鉗子、錘子、螺絲刀,只是作用不同,沒有好壞之分。但分別心較大的修行者,表相上是厭惡從善,實際上眼裡看到眾生和社會處處都是惡,其實說明自己心裡念念都是惡。在分別善惡,執著修善的同時,另一面卻在造惡。因為善惡是陰陽互根的,是一不是二。只要執著善,另一面肯定是造惡。這種人等於天天在往自己心裡收垃圾,特別執善的人,等於連細小的垃圾都不放過,反而使自己煩惱重重。在執著善的心理支配下,總想塑造完美的別人和社會,其實這是不可能的。其結果是好心辦壞事,自己還覺的很委屈,還認為是別人不領情。這種執善的行為實屬攀緣,而不知是自己的分別心所造。在你執著造“善”的同時,另一面肯定是在造惡。因此,帶著分別心執著修善的人,反而給自己造成了更大障礙和更多的煩惱。不僅越修越不清靜,而且執著善的同時,實屬偏在了善惡兩邊,其埸能因偏而不平衡,很多附體現象都出在執著善的人身上(乘虛而入),因為這種人是在背道而馳,執善的同時是在造惡業,當然要受到因果的懲罰。

真正悟道者,應知道佛法即一切法,一切法即佛法,是一不是二。那些攻擊氣功修煉或道家修煉是外道的人,一是根本不瞭解現代氣功的內涵,縱觀現今社會上的氣功門派,絕大多數都是性命雙修,最終目標同樣是成佛得道,絕非歷史上專煉氣功的門派同比;二是自己對佛法尚未真正悟道,會讀幾本經典就自以為悟道,執著本位而排斥他門,以我執偏見來偏解“不二法門”,是自己尚在二法的分別之中。只要你還不能以平等心看待一切法門,就是分別心,就尚未真正地契入佛法,不知萬法歸一,平等不二。修行是要放下分別和我執我見,如果未立平等心,仍用執著心去研究佛法及法門,其結果只能是產生更大的分別心。自以為已契入正法,未入外道,實已離道更遠。把本來是互為存在的內、外,看成是截然分開對立的法門,而且硬要排斥和消滅另一方,這本身就是背道的偏知偏見,要想排斥和消滅另一方是永遠不可能的,因為雙方如同手心手背,本來就是一不是二。

在各門各派的修行者中都有許多法執者,在本門經典的長期薰陶中,並未理解經典的真實內涵,反而養成了執著經典的“文字相”。例如:佛家稱“佛”、“修行”,基督教稱“神”、“主”、“操練”,法執較重者,聽到不同的名詞就會起反感。又如:在佛教中,對佛就有上百種稱呼,其中“大醫王”也是對佛的稱呼。在末法時期,為了適應現代眾生的需要,大多數佛都以“氣功師”的方便法門出現來渡眾生,並以祛病健身為方便法門引其入門,然後再把眾生引入佛法。觀世音菩薩在無數次渡生中,曾稱謂過“妙善”、“媽祖”、“大羅刹王”、“聖母瑪利亞”等。佛門常念的《大悲咒》,裡面的每一句都是觀音菩薩曾經來世間渡眾生時用過的名字。而且曾轉生過鬼道。這些變化是佛在恒順眾生,隨著時空及眾生的需要而變化,所傳的法門也是應時、應地、應眾生的方便法門,這才體現了佛的大智大慧。而執著“名字相”、“文字相”的人,就是轉不過來這個彎,換一個名稱就不認識佛與佛法了,而且又在有意無意中攻擊譭謗了佛法,造下了地獄的果報。實在是對佛的本性一無所知,對佛法並未契入實質,而是執著在表象上。

在末法時期,要想普渡眾生,佛就不可能僅以某一個宗教門派的面目出現,如果僅以佛教的面目出現,只能渡與佛有緣之人,就不可能普渡眾生。現在是大開普渡、萬法歸一萬教歸宗的時代,使命要求佛必須以能統領所有門派的面目出現。那麼,為了適應這一使命的要求,在當今時代只有“氣功”不帶任何宗教色彩,可以使眾生都能接受,因此,“氣功”就成了引導眾生進入修行之門的方便法門。而今的“氣功”卻完全不同於古代的“氣功”,古代的“氣功”大多是以修神通為主,而今的“氣功”是性命雙修,絕非同比。

有些人看到氣功在渡人時顯示神通為人治病,就認為是外道。其實這是渡眾生的一種方便法門。如今末法時期的眾生是無利不上,因此,給他們治病和顯示神通都是行方便法門而已。當年釋迦牟尼佛曾有“空拳渡子”的典故:一小孩爬至井邊,將要掉下,釋佛明知叫他回頭是不可能的,因此手握空拳,說給他糖吃,於是小孩回頭。釋佛也是以利益行方便法門。如果我們只執著在表相上,而且認為佛是不變的,當然認不出佛的無量變化和方便法門。有不少佛門中人,由於自己未識佛性,還以“氣功和道家是外道、邪道”來障礙別人,造下了謗佛、謗法的大錯。

佛的空無本性中可產生無量無邊的變化,而不變的是本性,因此,不變的本性與變化的表象和作用也是一不是二。在接觸許多修行者中,這樣的問題和障礙非常普遍,因此,特別需要引起修行者的注意。修行是在修自己,而不是去修別人,因此,對其他法門千萬不要妄加評論,應以平等之心視之,以免造下地獄口業。

3、傲慢心產生的所知障

有些修行者初修時尚可虛心求教,但學了一些經論戒律之後,自認為懂了不少佛法,甚至背得很熟,心位反而越來越高。自以為是,對他人總是生疑生嫉,放不下自己的架子向別人請教。此時,只能說是對經論的字面上稍有理解,離真正開悟尚有十萬八千里。但由於傲慢心產生的所知障,把自己障礙在經論的字面上,而不能深入參悟其中內涵。真正的開悟不是從經論的字面上得到的,是從清靜心裡自然流露的。有傲慢心的人卻認為已有所得,對不如自己者輕慢瞧不起別人。對比自己強的卻心生嫉妒,甚至千方百計找一些理由去攻擊誹謗別人。說:“不是大德高僧講的法我不聽”。首先分別出來一個“大”和“高”。甚至看到書中有“量級”二字,就大肆攻擊說:“佛經裡沒有說過這兩個字,必是外道”。因此就以此二字來否定全書的內容。那麼請問:“佛經裡沒有說過電視機三個字,你家裡為什麼還要買電視機呢”?佛經裡講的“品位”,其實就是量的級別。換一個名詞就不認識了,說明還是在著文字相。這種人學佛不是越學障礙越少,而是學入了死胡同中,這正是大分別心造成的。

有的人甚至還說“淨空法師講的太淺了,重複的太多了”。自己不渡眾生,反而站在一旁譏諷他人。別人在苦海裡救渡眾生,自己卻站在岸上指手劃腳地挑毛病。真正做事的人,其精力大都用在利益眾生的事業上,而正是那些不做事的人才會無事生非,專挑別人毛病,說穿了實際是在嫉妒別人,是分別心引發的瞋恚心。

這種傲慢心不僅障礙著自己不能進步,在攻擊、嫉妒別人的時候,反而又造下了身、口、意三業。而且你攻擊的物件場能越大,自己所受到的反作用力也越大,其結果也越慘。過去曾有一女尼,譏諷一老尼:“念經像狗叫”,她不知這位老尼已證得羅漢果位,結果使自己轉了五百世的狗,受到上萬年為狗的果報。

其實,一粒石、一滴水、一片落葉都能為眾生說法。只是看你會不會悟。“要想佛法興,必須僧贊僧”。修行者如果都是相互輕視、譏諷,實屬破和合僧,是自滅佛法,不僅障礙著自己難以成道,還造下了毀滅佛法的大罪,是無間地獄的果報。有傲慢心的人,今生即使積累很大的功德福報,充其量也只能修至修羅道。如果造業較大,入地獄倒可能有份。

有些修行人尚不明白,由於自己的嫉妒而挑撥或障礙了別人與善知識的緣分,使別人失去了請明師點化的機緣,就是障人修行,斷人慧命。斷人慧命比害人性命還要嚴重的多,害人性命只是害了人家一生的性命,但是斷人慧命等於殺人無數次。因此,“障人修行,地獄果報”,是什麼道理呢?因為修行之緣很可能多生多劫才能得遇一次,障人修行即是障誤了別人多劫難遇的修行和成佛的良機,耽誤和浪費別人多劫的生命就等於殺生,而且等於殺害了別人無數次生命因此必下地獄。而且必須等待被其所害的人們都出地獄之後,他才能從地獄裡出來。被他所障的人越多,他在地獄裡停留的時間也越長。如同人道裡殺人越多被判的刑期也越長。如不明白此理,等到自己下地獄時還不明白是怎麼下的,多麼可悲!可歎!可憐!

若真修道人,不見世間過。真修行的人,會有一種緊迫感,知道今生時刻改自己的過錯都恐怕來不及,那有時間去挑別人的毛病?在悟道者心裡,沒有是非、善惡之分別,一切都是正常的,因而不見世間過。

傲慢心源於分別心,首先分別出有我有他,然後又執著於我的虛名、利益和偏見,總想處處表現自己,而且別人還不能比自己強。如此心態在多生多劫中養成了傲慢的習氣,仍然是分別心的擴大。

要想破除傲慢心,首先要破掉“我執”,要想放下“我執”,首先要看破宇宙和萬事萬物的本性和真相。“凡所有相,皆是虛妄”。一切事物都只能用它的作用,但實不可得,包括自我肉體,何況虛名、利益和自我的見解?

修行人應該明白,眾生平等無別。一草一木、一沙一石皆是眾生,如同我身上的每一個細胞,與我平等無別,皆我兄弟姊妹,皆可為我說法。攻擊眾生就等於傷害自己。如明此理,才能樹立平等無分別之心。如能樹立平等心,傲慢心不攻自破。在飛機上看下面的人如同螞蟻,在宇宙中看一個太陽系、銀河系如同微塵一般,幾乎都看不見,何況我們如此渺小的人,簡直是微不足道,因此,我們人類不應該自以為是,妄自尊大。

4、五官被三維所障

宇宙是無限的,宇宙中的生命維層也是無限的,對於同一個事物,每一個維層所看到或感知到的結果都是不同的。人類屬於三維生命層次,因此,人類的五官被限制在三維層次中,障礙著自己對宇宙真相及多維層的認識。

例如,宇宙及萬事萬物裡面所存在的空間,肉眼看不見,耳朵聽不見,用手也摸不到。空間屬於四維,時間屬於五維。時間有過去、現在、未來。但是,我們的肉眼只能看見這一秒鐘的事物,前一秒鐘和後一秒鐘的事物都看不見。因此,人們判斷和認識事物的標準是脫離時空的。人類的五官只能感知到長、寬、高三維以內的陽性事物,而宇宙中萬事萬物都是陰陽互根的,但是,人們卻感知不到四維以上的陰性事物(肉眼可見的陽性事物連宇宙空間的1%也不到,而肉眼看不見的陰性物質卻占宇宙空間的99%以上)。因此,人們看一切事物都是只看陽而不知陰;只看現在而不看過去和未來;只看事物的本身而不知道事物之間的密切聯繫及因果關係;只看事物的表相而不知內在的實質;只能看到事物的某一個角度,而不能全方位、多維層地認識事物。這就使我們對宇宙及萬事萬物的認識產生了重重障礙。

例如,多數修行者不知佛的真相,認為佛如果來到人間,都是駕著彩雲,頭頂放光,身坐蓮花,能呼風喚雨,神通廣大得如神話影片中的描述。其實,神佛與我們同在一個空間,只是由於生命維層不同,我們的肉眼受三維所限,神佛能看見我們,我們卻看不見他們。如同我們可以看見螞蟻、微生物,而兩維生命層次的螞蟻和微生物,卻看不見我們三維生命層次的人一樣。即使螞蟻和細菌爬在人的身上,也不知我們是人。同樣,即使是佛在我們身邊,我們也看不到他們。

由於生命層次不同,相互之間很難溝通,因此,人們不相信有鬼怪神佛。修行人雖然相信,但由於理不通,再加上被三維肉眼所障,信中總帶有一些疑惑,或者乾脆就是迷信。由於疑惑而不能正信,就會不同程度地在修佛過程中產生一定的障礙。

一個修行人,如果判斷和認識事物,仍以肉眼可見為參照標準,說明你還被三維的界限所困。如果你還是認為眼睛只能看,耳朵只能聽,鼻子只能聞,這還是仍被三維所障。眼、耳、鼻、舌、身、意為“六根”,六根相對“六塵”的色、聲、香、味、觸、法,從而產生“六識”,加在一起稱謂“ 18 界”。而這 18 界都是人的分別意識自造出來的。認為眼只能看,耳只能聽。這就是自己給自己劃定了界限,有了界限,人們就被這些界限所束縛。因此,“界”都是自己設置的障礙。

有此障礙,說明尚未悟到本性,不知道能看的,能聽的,能聞的是自己的本性。如果人死後靈體離開了肉體,你的眼、耳、鼻、舌、身還在,為什麼不能看,不能聽,不能聞?說明真正能看、能聽、能聞的是真我本性。比如,你自己可以作一個小試驗,你默念一句“阿彌陀佛”,雖未發出一點聲音,但你自己卻能聽得清清楚楚,字字分明。對於有神通的人更無界限,你在千里以外乃至他方世界說什麼,想什麼,做什麼他都知道,無障無礙。“天眼”可以突破時空,觀察過去和未來的一切事物。因為清靜心使他回到本性之中,從而打破了一切界限。在宇宙及萬事萬物的本性中,其實根本不存在什麼 18 界,所謂的“界”,都是自己心理設置的。如果能先從自己心理打破一切界的障礙,斷掉以眼、耳、鼻、舌、身來判斷和認識事物的習氣,就接近了本性。無障無礙的“五眼六神通”,都是從你那清靜法身的本性中變現出來的作用。

5、疑惑障

由於不明宇宙真相,沒有一個明確的總目標和某個修煉過程的階段目標,修一段時間就開始疑惑了。“我修的這個法對不對?” “我修了這麼長時間為什麼還會有災?為什麼身上還有病?”“我修了這麼長時間為什麼還不出功能?”“為什麼我沒有一點感應?”“是不是這個師父教我的法不對?或者是不適合我修煉此法?”由於種種疑惑,又開始找法,或者改弦易轍,另修他門,或者對師父失去信心,甚至半途而廢,不再繼續修煉了。更嚴重的還會攻擊或譭謗師父,造下地獄果報。

這種現象所產生的障礙,基本原因仍在自己。“行有不得,反求諸己”。主要原因還在於自己的心是否能做到“真誠相信”。由於不能真誠相信,對師父和佛講的話,不能原原本本、不打折扣地如實去做,所以未見成效。不察自己的原因,反而向外找障礙,其本身就是自己偏見過重。結果再去找法外求,反而背道更遠。例如,一些人打坐怕腿痛,煉功怕冷、怕熱、怕起早,自己懶惰怕吃苦,然後給自己找一堆藉口,強調一些客觀理由,這都屬於偏知偏見。由於自己內心有這種偏知偏見,在接觸一些惡友中,說一些勸你退轉的話,正合自己的心意,於是就停止了修煉,甚至退轉不修了。

疑惑心比較大的人,雖然也有遇到明師的機緣,但是,由於對明師的指導和點化不會認真去聽,更不會原原本本地照做,只能是有緣無分,實為可惜。

出現這種現象的修行人,你如果說他心不真誠,他可能不會承認,認為自己對佛是一片真誠,毫不疑惑。但是這並非真誠。真誠之心是對佛和代表佛的明師所說的話,不加任何思索,不加任何分別,不加任何疑惑,把自己的思想放空。如此才能原原本本、不折不扣地按照佛和明師的教導去做,才能見到成效。

6、法執障

有一些修行者被障礙在法執上,以致生生世世不能解脫。法執的表現一般都是執著乃至停留在對經論的研究上,整天鑽在經論裡不停地研究佛法,甚至研究到鑽牛角尖的地步,反而使自己腦子不停地在想問題。甚至執著在經論的字面上,執著在“名字相”上,生出許多自相矛盾的怪問題。越研究思想越複雜,反而越不清靜。

真正的開悟者,沒有一個是研究經論才開悟的。經論都是開悟後的聖人寫的,它只能指導你走那條路,如何走才是捷徑。但是,研究經論不能代替走路,路還是要靠自己一步一步地去走,修行必須自己去修,才能在修行過程中親身證道

有些修行者總是抱著聖人的經論不放,總以為只要把聖人的經論研究透徹,自己也就開悟了。其實,凡人讀懂的僅是文字字面的意思,如此研究下去,永遠也不能開悟。有些長期研究佛法的人,講起法來誇誇其談,口若懸河,習氣一點也沒改,只是增長了浮躁和傲慢的習氣。這種人還不懂得什麼是修行,他研究佛法不是用來修行的,而是為了給自己臉上貼金增長虛名的。

研究用的是識,而開悟用的是智,而且二者是截然不同的兩條路。開悟是在清靜入定的前提下真智慧的自然流露。首先要把自己的頭腦思想放空,進入真正的禪定狀態。從古至今,千門萬法都是修一個“定”字,定能生慧。相反,頭腦使用的越多,分別也越多,越製造出更多的障礙,把自我本性給層層封閉起來,把自己從宇宙的本源中拉出來,背道而馳。因此,使用頭腦修行是違背道的,不空掉自己的頭腦是無法進入修行檔次的。

因此,經論裡的道理懂了之後就應該放下,“解”之後應扎扎實實進入“行”的階段。如同“愚公移山”,只停留在討論和研究上,就是不動鍬去挖,永遠也少不了一點土。只有“行”才能在行中得到真正的“解”,只有“行”才能說明你是真信。“解”、“行”合一才能在“證”的過程中靠近本性,達到真正的解──開悟如果一直停留在研究中,永遠也不可能開悟,充其量只能成為一位佛學研究家。仍屬於“識”的範疇,而與真實智慧相比仍屬本末關係。

在修行者中還存在另一種法執。見到一些“名望高”或所謂“神通大”的人,則千方百計、挖空心思地去接近他們,總想求他們給個什麼大法,幾個月就可修成佛。最好是求他們的金口玉言說上一句話,自己就可不修而成,或者在將來有大災難時能保住全家平安。這種現象從表相上看類似法執,其實是一種更大的貪心。這種人不想腳踏實地的修行,更不願付出,是一種投機賭一把的機會主義心理。這種人不僅給自己設置了更大的障礙,反而易走火入魔,進入邪道,十分危險。其結果是什麼也得不到,不僅是半途而廢,而且貪心又造下了餓鬼道之因。還有不少修行者只看表象是出家人,是有名氣的修行人,就盲目地跪拜求法,要求給點開示,不知“末法時期邪師說法如恒河沙”,往往被一些邪師領入歧途。

在宇宙中,得與失是平衡的,欲得先失,不失不得,得與失的總量是相等的。抱有投機思想和貪法之心修行的人,只能背道而馳,修入餓鬼道。一個連不失不得原理尚未理解的人,對於宇宙本性的“無失亦無得”則更難契入。

法執還會表現在修行的各個階段,在六道中必須先修得人天標準,以修善為主。但是,要想修出六道,又必須放下善惡之分別,此時,如果仍放不下善惡之分別,則形成法執障礙,不可能脫離六道。大多數人正是因修善而又執著善,才障礙著自己生生世世未出六道。因為六道正是三善道和三惡道組合而成,你心裡只要還有善惡之分別,你就難出六道。

7、被急功近利所障

有相當一部分修行人被眼前利益所障,每天也燒香拜佛,磕頭念經,但求的是全家平安、消災免難、身體無病、發財致富等福報。欲求近利,必失遠利。如細分析,還是一種貪圖享受的心理,其實還是在修更大的貪心,仍在造三惡道之因。即使修得一些福報,不過是眼前近利。即使是天人,當福報享盡之後,依然要下墮惡道。何況你修的那點眼前之福,更是過眼雲煙。由於為享受而修福報,因此,這種修行人為得大利也會捨些小利。但是,要想出離六道,成佛證果,前提條件是忘我,是徹底的捨,要放下一切。為享受而修福報的人,其實是在修貪心,是在向惡鬼道靠近,更不可能放下一切徹底的捨。因為他心裡還在執著“小我”,這就是修行路上最大的障礙。修行是逆水行舟,需要吃苦耐勞的各種付出,這種人患得患失,斤斤計較,一旦吃苦辛勞的各種付出大於所換得的享受時,他就認為不合算而退縮了,就不會再繼續修行下去,許多人被這種患得患失的心理障礙得步步後退,以致半途而廢。這種人其實尚未進入正式修行,還等於一直在外道上徘徊。

捨去小我得大我,捨去大我得無我,無我方為永恆我,永恆之我方證果。這時的“我”,已不是凡夫概念中的“我”,這個“我”是宇宙的真我本性,是無我之我。而執著於近利,計較得失者,自認為很聰明,做事不會吃虧,正所謂“聰明反被聰明誤”,抱著“我執”不捨的人,是在背道而馳,怎會有得道之日?

8、悟前障和悟後障

許多修行者在開悟之前不知道什麼是開悟,這屬於“悟前障”。例如:有些人認為自己把錢財名利看得淡了即是開悟;有些人懂了一些因果即認為自己已經開悟了;有些人由於在家有煩惱,能捨得家庭,總想出家修行即認為是開悟;有些人懂得一些佛法,從經論字面上得到一些參悟即認為是開悟;還有的人知道了自己前世的一些事就誤認為是開悟;還有相當多的修行者把神通看得很重,認為有些神通的人是高人,用神通判斷事物比較準確即是開悟的象徵,還錯誤地認為這就是真智慧的顯現等等。其實,這些都不是開悟,而且離開悟還有十萬八千里。真正的開悟是悟透了宇宙本性、宇宙和人生真相,這才是初步開悟。而且開悟的過程並非一次完成,所謂“大悟十八九,小悟無其數”。由多次小悟、大悟的積累才能達成智的昇華。

在以上舉例中,因有煩惱想出家,實為躲避煩惱,不是悟道而是背道。尚不知煩惱由心而生,心若不轉,躲到天涯海角也照樣生煩惱。那些認為出家到寺院就是一片淨土的想法,是一種偏見和誤解。末法時期,寺院裡也同社會一樣,形形色色,魚龍混雜。如果出家後難遇明師,這可能會誤此一生。其實,真正的淨土不在寺院,不在山林,也不在某一國土,正所謂“一片淨土在心中”。  

因此,修心才是從根本上修。至於執著“有神通即是開悟的人”,更是本末倒置。神通無論多大,只不過是本性中顯現出來的作用而已,如果神通出在開悟之前,不知如何把握,難免用神通造業,反而比沒有神通的人造業更大。有些已經開悟的人並不一定顯現神通。開悟之後,只有在長期的修行過程中除盡各種習氣,神通才能自然出現。因此,有無神通並不是開悟的象徵,鬼神都有五通,天魔則有更大的神通。如果迷信、追求有神通的人,將是捨本求末,心外求法,則會導致走火入魔,更嚴重的還會被魔所控制。

悟後障是指某些人認為“一開悟即已大功告成,就不用再修了”。其實,開悟僅僅是“信、解、行、證”中的“解”,“行”才是剛剛開始進入正修階段。開悟後才剛剛悟透宇宙真相,自己多生多劫養成的各種習氣,只有在開悟後才能覺察到。此時才能進入一個長期的改正自己習氣的階段。因此,開悟後才剛剛開始進入正修階段。筆者在各地講法時,曾多次問過:“什麼叫修行?”幾乎沒有人能回答正確。所謂修行,就是改習氣,修正自己不合道,不符合本性的意、言、行。

在千千萬萬的修行人中,能夠真正開悟的人微乎其微,萬裡挑一,非常難得。如果認為一開悟就萬事大吉,不用修行了,實為可惜。這種人不僅誤己而且誤人。開悟只是“明心”,將開悟的真實智慧靈活變通,隨緣不變地運用在各種事物中,對樣樣事物都能證道才為“見性”,見性才能成佛。修行人千萬切記,不可自設悟後障,以免自誤誤他。

9、外道障

何為“外道”?心外求法稱為外道,並非有些人誤解的歪門邪道。即使你是在修佛法,只要尚未從心上修,都可稱為外道。有許多修佛者攻擊氣功和道家的修煉是外道,實屬偏見。目前大多數氣功門派也同樣是性命雙修。在悟道者眼裡,不存在什麼“外道”和“內道”之分別,內外本來就是一不是二。但是,對未悟道者來說,只是兩個不同的修煉階段。沒有初修的“外”,何有進修的“內”。所有的修行人都是由外漸內的。因此,在悟道者看來,此處的“外道”並非常人所誤會的貶義,只是內外的作用不同而已,其本性是一無別。

內外雖是修行的不同階段,無好壞之別,但要識得真我,回歸本性,只有內求修心,別無二路。許多修行者不明此理,長期停留在心外求法上,執著於一些跑山、跑廟、燒香、磕頭、放生、捐錢、印經書等方面。現代宗教大多都在搞一些表象的形式,以超渡、做佛事、唱念坐打等這些為主要功課,很少有實質性的修行內容。雖可積累一些功德福報,但仍是週邊功勳。它的作用是正修前的一種薰陶,這個過程起著對佛與佛法初信的作用,雖不可缺,但又不可停留於此。眾生本來皆有佛性,多生多劫以來,在欲界凡塵中待的時間長了,迷失了本性,但由於那個佛種的程序還保留在阿賴耶識中,因此,生生世世總在找一條回歸之路。由於生生世世已經養成了向外尋找的習氣,因此,總以外求為道,反而背道。形成了回歸本性的障礙,欲求反已離道遠。這就是內求自心與心外求法之別。

修行者既然承認“境由心生,境隨心轉”之理,就不要把時間耽誤在外求上,“即心是佛”的內在超越才是無上大法。整個修煉過程就是覺醒和轉變自己的心,以及以心對應所表現出來的習氣。心若能轉,境自然轉。那麼所謂的開悟、解脫、成佛都已大功告成。反之,心若外求,雖也心誠,卻被開悟、解脫、成佛的假名表象所轉,終難成就。

10、性命偏修,互偏互障

隨著現代人越來越忙於工作、生活的社會發展,對修行也越來越淡化,越來越簡單。乃至自古以來就是性命雙修的大好佛法也逐漸流失。一些人只煉功打坐而不修心養性;更多的修佛者是只念經、念佛不修命;甚至有些多年的修佛者還不會打坐。性命無論偏於那一方都會影響修行的進程。

性與命也是一對陰陽,它是一不是二。而多數修行者把它看成二。只煉功不修心者,等於還在執著身體的祛病,或是執著一些小神通。只念經、念佛不打坐煉功者,屬於偏修性,使本來是一的性命變成了互偏互障。修命雖非根本,但命與性息息相關,如無命,性又顯在何處?偏在性命兩邊的主要原因,仍然是理不通,仍然是自己的偏知偏見所造成的。因此,理不通,則法不明

性是本我主人,命屬外殼房屋。只修性不修命者,如同主人住在一個破爛不堪、漏風漏雨的房子裡,神不能安,又如何入定修性?如果只修命不修性,如同豪華房屋中住著一個癡呆兒,如此互偏互障,使雙方的作用都不能充分地顯現。

修性相當於造衛星,修命相當於造火箭,火箭是能量和動力,把衛星送入太空是目的,故雙方缺一不可。有些只念佛、念經者,剛念了兩個小時就頭暈眼花,上氣不接下氣,或者腰酸背疼,身患多病。氣虛和病痛的干擾使你無法靜心念佛。即使能堅持幾個小時,也是“口念彌陀心散亂,喊破喉嚨也惘然”。

有這種現象的修行者,大多是在家修行的居士,他們誤認為淨土宗只教念一句佛號,而不教如何打坐、修命。其實並非如此,只是因他們沒有拜師的師承關係一是打坐修定之中有許多深奧的技術問題,如無師指點易出偏差,因此,只有在師父的指導下才能修煉。如果你沒有拜師的前提,又有誰會來指導你打坐呢?自古以來千門萬法都要打坐修定。打坐更重要的一面是“定能生慧”,還是修性。二是由於自己的分別心認為打坐、修命、煉功都屬外道。不明白內外本來就是一不是二,本無好與不好之分,這依然是在空和有兩邊執著,實屬偏知偏見,尚未悟到真空妙有之間的關係和妙用,執著真空而不知妙用,才造成了互偏互障。其實,佛門各派皆有坐禪修定之功,現代人只是改稱“氣功”一詞,就迷惑了大多數修行人,說明尚未悟道。佛法即一切法,一切法即佛法。就連吃、喝、拉、撒皆是佛法,何況煉功?

在實踐中驗證,大多數先修煉氣功後又入佛門的修行者,無論是從理論基礎還是修煉基礎都打得比較堅實。入佛門後的精進速度較快,雖後入佛門,但是,“磨刀不誤砍柴功”。明白了“磨刀”和“砍柴”不偏不障之理。而觀察許多直接修佛的居士,普遍的身體狀況及原理基礎比較差,多數都不會打坐,因此障礙較多,精進速度較慢。這正是認為“磨刀”會誤 “砍柴”功,而不“磨刀”,反而障礙了“砍柴”速度,這就是理不通則法不明。

近幾年,許多佛弟子在看了這本《成佛之道》後,一些有正見的居士,已經認識到自己以前因缺少基礎原理這一課,而使自己的修行進展很慢,反過來要求我給他們補上這一課,因為許多最基本的原理都在氣功課程裡講的非常清楚,可使他們在理解佛法上有一種一步登天、通達本質的感覺。例如:“有沒有神佛,如果有,為什麼又看不見?”;佛法中講的“來者實無來,去者實無去”是什麼原理?;“佛為什麼是無處不在?”;“為什麼修佛主要是修心?”;“為什麼念一句佛號就可以成佛?”;“因果是如何產生?又如何循環?如何才可以了因果?”;“各種神通的原理是什麼?”;“為什麼有神通的人可以知道過去和未來?”等等這些問題,理通之後,迎刃而解,並確立了正確的信念。除此之外,從身體上也會消除許多障礙和頑疾。僅僅在他們聽課的過程中,兩三天內一公分多的腎結石自動排下;多年的子宮癌只聽了兩天課就自動化掉了。減輕或消除了這些病障痛苦之後,他們才能更好地入靜念佛,這難道有什麼不好嗎?甚至還有一些慧根較好的居士,聽了三天課就結了丹和性光,有的已產生了自動胎息。三天甚至超出了別人十幾年所修之功,這正是磨刀不誤砍柴工的深奧之理。

11、各種畏懼障

在修行人中,許多人由於各種畏懼心理,反而被障礙得寸步難行。

一是畏懼生活。整天為眼前的生活和未來生活顧慮重重,總怕生活沒有保證。因此雖修行,心卻不能清靜,總有後顧之憂,故難以修出清靜心。其實,今生的一飲一啄莫非前定,你今生掙多少錢花多少錢皆是定數,何況天無絕人之路。修行人的生活越簡單越好,只要能維持生活就行,其它一切時間、精力都放在修行和渡眾生上,其它別無多求。擔心生活者,只是杞人憂天,心生妄念,反而給自己修清靜心設置了障礙。

印光大師在深山修行時,每年只種365棵芋頭,每天只挖一棵,下面長幾個就吃幾個,沒有就不吃,一切隨緣。我曾見過一位現代修行者,每月300元的退休工資,供養師父200元,自己只留100元,每天只吃一個饃,但此人現在已修成正果,隨時可坐著“走”,毫無牽掛。

二是畏懼惡名。在修行、渡眾生的過程中,總怕別人議論自己。由於一些人暫時不理解,或許還會譭謗、誤會、攻擊自己。怕落下不好的名聲,由此而心生委屈和煩惱。並障礙自己在修行路上畏首畏尾,畏縮不前。

這是由於一方面還未看破、放下虛名,才畏懼落下駡名。另一方面,還未悟到凡是這些誤會、誹謗、攻擊自己的人和事,都是幫自己修定力和忍辱的助緣。在開悟真修者看來,實為難得,是大菩薩來助自己修行證道,不僅不生委屈和煩惱,反而應該發自內心地感謝他們,是他們在幫助自己斷盡塵沙煩惱。如果沒有這些修行的助緣,菩薩行“六度法”中的“忍辱”又如何成就?

過去有一典故:一對未婚男女相戀,女有身孕生子,父母逼問與何人所為,女不敢說出真情,謊稱是臨村寺中的老和尚。鄉民圍寺怒駡和尚,並把孩子推給和尚,和尚一句話也未解釋,接過孩子回寺撫養。幾年後,女子良心不忍,說出實情。鄉民知錯,跪拜寺門請罪,和尚仍無一句怨言,把孩子還給女子,回寺打坐。此乃已修行證道的高僧,對惡名和清白已無分別,只是借此因緣修煉忍辱和定力而已。

如果畏懼惡名,說明還在分別善惡,執著虛名。別人誇讚你時,你就高興,同樣是動心動念,在分別好壞,失去了定力和清靜心。別人對你的誤會和譭謗,都不是無緣無故的,大多是業障現前,如明此理,既修忍辱,又可隨緣消業障,有何煩惱?其實,順境、逆境都是人心裡分別出來的,對自己有利就認為是順境,對自己不利就認為是逆境,然後又分出個好壞來。從宇宙本性的角度來看,順逆只是兩種不同的客觀存在,根本沒有好壞之分,只是緣聚緣散的作用而已。如明此理,無論何境都是幫自己淨心修定的助緣。如此才能精進,才能在萬緣之中放下萬緣,在萬境之中修出清靜心。如能悟透本性真空,駡名何在?

三是畏懼死。人們畏懼死是多生多劫以來所形成的。由於人們的肉眼看到的只是陽性的、表象的生死,但看不見時間和陰性物質的靈體,誤認為人和萬物都有生死。時間有過去、現在和未來,但人的肉眼只能看到現在,前一秒和後一秒的事物都看不見。人和萬物是沿著時間座標軸運行的,因此,人和萬事萬物也同樣有過去世、現在世和未來世。你肉眼看不見,不等於它不存在。如同小草、樹葉秋天黃了,冬天枯萎了、落了,從表相上及現在的時空看,它似乎是死了。但是“春風吹又生”,年復一年地生、長、衰、落地運行著,重複著。它死了嗎?人也是如此。

許多修佛人都承認有“六道輪迴”,但仍然悟不透人和萬物是不生不死的。其實,你只要承認六道輪迴,就應該明白不生不滅之理。如果有生有滅,一生就完結了,怎麼又一直在六道裡輪迴呢?又是誰在六道裡輪迴呢?如果認為有生有滅,說明你還沒有真正弄懂什麼是輪迴。即使相信有輪迴,也不過是迷信,而非正信。更不會明白為什麼會有輪迴,怎樣輪迴。

現代科學已經驗證了“物質不滅定律”。人和萬物是物質的,是由陰性物質的波與陽性物質的基本粒子的因緣結合。當人和萬物表相上死的時候,正是陰陽兩大物質暫時分離的時侯。分離之後,陽性物質即使化成灰,仍然是基本粒子,只是這些基本粒子又重新進行了排列組合。此時,另外一種陰性物質──靈體進入,它又以另外一種生命形式而誕生。原來的陰性靈體分離出去之後,根據上世的因緣,又投入了另一種陽性體中,又重新隨著陽性體的誕生而顯現出新的生命。萬事萬物都是永不停息地如此運轉,從來沒有生滅。而你肉眼看到的所謂生滅,只是生命的一個變化過程和階段。如同大海表面的層層波浪,波浪只是表相,波浪的起伏是水在生滅嗎?它無論如何起伏變化成無限的形態,它依然是大海,永遠是水的本性,這個本性卻是不生不滅的。

由於人們分別出生死,而且最怕死,因此,在自己的意識中反覆輸入了生死的程序,你就會按照你自己編入的生死程序運行。因此,由自心產生的生存環境,也顯現出表相上的有生有死。這就是你自己心理製造的障礙,障礙你難出六道。只要你心理還有生死,還畏懼死,那麼,你就永遠不能了脫生死,永遠出不了六道輪迴的界與障。

四是畏懼惡道。許多修行人,正是由於身受“八苦”及“三災八難”的折磨,心有餘悸。認為在人道尚且有如此多的苦難,何況是三惡道?所受之苦就更無法想像。因此,由於畏懼入惡道,才想修行出離六道。但是,由於有“怕”,有“求”的心理在逼你修行,依然是以分別心在修分別事,反而產生了更大的障礙。

修行是在修清靜心。若以分別心在修分別事,其本身就是在造業,就是不清靜。如同用又髒又混的水洗東西,只能是越洗越髒。其實在開悟者心裡,惡道也是本性中顯現出來的一種假相,是由自心幻化出來的。正如佛經所言:“凡所有相,皆是虛妄”。虛妄假相有何可怕?問題在於自心不覺,把這些虛空假相誤以為真,才心生畏懼。我們每一個人都曾經在三惡道裡住過多生多劫。在地獄道裡都多次經歷過“鋸分身、下油鍋、割舌頭、挖眼睛”等等的刑罰,但是如今你不是還活得很好嗎?不僅沒死,連絲毫傷痕也沒有。當時所感到畏懼的只是你的心理,無論受刑受罪,是輕是重,時間長短,都絲毫傷害不了你的法身。由此可見,問題還是出自你的心理。

如果悟透了此理,無論你入何道,心都不迷。明知不生不滅,那些假相皆是虛妄。如同你在夢中不覺,認為夢中的事都是真的,嚇得你非常緊張,當你醒來之後,大夢已覺,方知一切夢中之事都是假相,有何懼哉?那麽,你畏懼惡道的心理不是和夢中一樣嗎?佛菩薩無處不在,既然無處不在,就說明他與我們生存在同一個宇宙,同一個空間,所不同的只是是覺與未覺而已。覺者看宇宙是一真法界,不覺者看宇宙卻是六道輪迴。如能開悟,你將會無所畏懼,無所畏懼還有何障礙?

五是畏懼過失。害怕自己有過失,怕別人不理解而埋怨自己,因而在為眾生做事或渡人時畏首畏尾,顧慮重重,不敢大膽地行菩薩道。甚至躲在家裡不願與眾生接觸,怕自己粘上什麼是非。這樣的修行並非真修行,真修行的人必須在生活中磨鍊自性。在與眾生交往之中,錯誤是難免的,是很正常的。如果怕腳上磨泡就不敢爬山,你就永遠也不能領略山頂的無限風光。如果你怕風浪而不敢行船,那麼你永遠也到不了輝煌的彼岸。風浪是正常的自然現象,不正常的是你的心理,這仍然是你心理自設的障礙。如細分析,害怕過失實際上是尚未放下虛名和小我,寧可放棄渡眾生,也不願為眾生承擔責任,還是自私自利、心胸狹小的心理。

在修行過程中,要想斷掉塵沙煩惱,必須在渡眾生的過程中才能發現和消除。由於你畏懼過失而不敢渡眾生,你就不可能發現自己的塵沙煩惱。煩惱和障礙不除,何日能登達彼岸?因此在末法時期,只靠自己修行而不渡眾生是不可能成就的。

這種畏懼過失而不敢行菩薩道的人,不明白自己與眾生的關係。修行者如大樹,眾生如土壤,是大樹需要土壤,而不是土壤需要大樹。大樹要想成材,如同修行人想成佛證道,在修行過程中需要各種各樣的助緣來助你成道。即使是你已開悟,也僅僅是修行的開始。你需要在世間與眾生的交往中去證,去檢驗你悟道的真理。在這個過程中,同樣不是一帆風順的,也需要一個長期的磨性和漸修過程。因此,有過失是正常的,無過失倒非正常,而且不可能沒有過失。而十全十美的人和事是沒有的。

深一步來講,宇宙的本性中是沒有過失和缺點的。所謂的“過失”也是人心裡分別出來的。即使你做的再適當,也難滿足眾人之心。所謂“眾口難調”正是此理。每個人都是站在自己的立場上看問題,挑毛病,怎能不分別出所謂的“過失”?其實,所謂的過失也是虛妄,也是人心裡想出來的,這本身就不是正知正見。如果因此而畏懼過失,則是心隨境轉,障礙著自己寸步難行。這種畏懼過失的心理,大多是由過於執著“善”所形成的在一個開悟者的心裡,自己和別人都沒有什麼過失和缺點。

宇宙的一切都是本性中顯現出來的自然現象,只有作用,而無好壞。一切都只是隨緣去做,即使是殺盜淫妄,也都是正常的,不過是因緣果報的顯現而已。只有存在分別心的人,才會分別出“過失”,而且因畏懼過失而被其所障。

六是畏懼困難。許多修行人誤認為學佛道路非常艱難 ,只有慧根好的人才有希望修成,自己沒有希望。因而自暴自棄,知難而退。這些人不明白慧根是怎樣產生的。一般修行人所說的慧根,是指你前世修行所打下的基礎,前世修行過程中清靜心多一分,習氣少一分,就離本性近一些,慧根就相對好一些。反之慧根則差一些。慧根既然是你前世修行的基礎,自己如果慧根差,說明自己前世沒有下功夫修,今生對於來世而言也是前世,今生如不努力,更待何時?

但是,在開悟人心裡,根本不存在慧根的優劣問題。眾生是一個法身,本性完全相同,無優劣之別。只是你自己因放不下而被障蓋了本性的顯現。說得再確切一些,是你自己的大腦不停地在思想,被妄念轉成的“識”,障蓋了你的根本智。其實,“修道不難,唯嫌撿擇,成道不難,放下即是”。

更多的修行人則是被惰性所障,貪圖享受,害怕各種困難。例如:打坐時腰酸腿疼而不能堅持;煉動功怕冷、怕熱,怕起早而不能睡懶覺;有一點病就疑惑動念,畏懼不前,停止了修行。由於貪圖享受,還會給自己找出種種藉口:“我工作忙,生意忙”;“家裡有孩子上學”;“我還要照顧孫子”;“我愛人不支持我修行,總干擾我”;“我還要照顧老人”等等。總之,如果不想下功夫去克服困難,破除惰習,能找出一百條理由為自己開脫。這些障礙都是來自內心,貪圖享受的懶惰習氣是修行的最大障礙,是尚未修出浩然正氣的表現。科學的發展,是在引導人類走一條逐漸享受之路,使人類惰性越來越大,在這種大環境中,修行人如同逆水行舟,不進則退,墮落得非常快。因此,修行人必須時刻提起警覺之心,萬不可貪圖享受,滋長惰性。只要惰性還在,就必然墮入三惡道,又何談成佛?

每個人都有根深蒂固的惰習,尤其是現在的年輕人,從小未吃過苦,更貪享受,主要表現在貪吃、貪睡方面。雖信佛,但又不能吃苦修行,即使修煉,也是三天打魚兩天曬網,長期乃至生生世世被自己的惰性所障。如果惰性不除,來世連人身尚且難保,又如何修行證果?因此,修行的過程,就是改正習氣和戰勝自我的過程。只有破除自我個性,才能融入那整體的、平等的真我本性。

12、學修脫節障

有些修行者學了不少經典,能說會道,自以為修得不錯。但在日常生活行、住、坐、臥中,與眾生交往中,種種習氣發生之時,自己卻毫無察覺,任其發展,不會返觀內照。結果是雖然學佛很用心,修行卻不用功,習氣不改。說佛法條條是道,修行時完全脫節,雖學佛法不僅不得妙用,反而因“不力行,但學文”造成“長浮華,成何人”,生出種種傲慢之心,障礙了自己的修行。

“信”是為了“解”,是為了開悟。“解”又是為了“行”和“證”。如果只有“信、解”而不“行”,信非真信,解也非真解。“信、解、行、證”是一個完整的修行程序,缺一而不可成就。因此,在解的基礎上,必須下苦功夫去實踐“行”和“證”。在行、住、坐、臥之中,“念念返觀察分別”,“把握隨緣不變”。這樣才能使學、修連貫,學為修用。

有些修學者並未真解,只是知道了一些佛經中字面上的意思,而無真正悟明真諦,就用一些經中的話或自己知道的一些戒條去對照別人,眼睛時時盯著別人,這個人做的不對,那個人不如法,甚至聞到別人家裡有蔥味也要指責。即使是某個修佛的居士,他家的其它成員不一定都信佛,他家的其他人就不能吃蔥了嗎?家裡有蔥味又有什麼不正常的呢?其實,不正常的正是自己的分別心。這些人學佛念經也很下功夫,但所學之用,不是用在如何修正自己的不良行為,而是專挑別人的毛病,不僅對自己學無所獲,反而在增長自己的傲慢心和所知障。這種修學脫節者也是一種嚴重的習氣,如不認識和改正,則會給自己修行造成很大的障礙。

還有另外一種相反的現象,就是只盲修瞎煉,不學佛法經典,不明道理,一直在彎路上繞來繞去。這就是《弟子規》中說的:“但力行,不學文,任已見,昧理真”。有一修行者十幾歲就開始修行,修了四十多年,一直在跑山跑廟,招了附體,並已被附體控制,自己已經不能做主。當看到這本《成佛之道》後,激動地掉下傷心之淚。後悔自己走這麼多年的彎路,今天才找到正路。如果今生遇不到這本書,還不知道要盲修瞎煉到何年何月?很有可能會誤此一生。

13、被疾病表象所障

許多修行人,常以有無疾病來判斷修行的好壞。認為修行好的人就不該有病,如果有病,說明你修的不好。看某些人臉上氣色好,就認為他修的好。許多人被這種認識所障礙,甚至還認為,修行好的人不僅不會出事,而且一切都應該很順利。有這種認識的人,稍有疾病或不順之事,則心生疑惑和諸多妄念。其實,有病和不順利完全是正常的。有三維肉身存在,必然要受到“生、老、病、死”規律的控制,即使是佛在人間,也同樣給我們示現一些病態,同樣會有不利之事。

例如:釋迦牟尼佛在菩提樹下昏倒七天七夜後大徹大悟,當時面色黑瘦,皮包骨頭。然而,大徹大悟的是心,而不是面色,佛說“是心是佛”。有大成就的人,必然要經歷比常人更大的磨難,這是使命,這也正是“大魔成大佛”的必然修行過程。看一看觀音菩薩、地藏王菩薩、釋迦牟尼佛以及耶穌等,那一位沒有經歷過大的魔難?那一位又是一帆風順成就的?

又如:唐僧西天取經時,傳法的是印度的戒賢律師,戒賢律師當時雖已修成,但由於前世的因果現前,其腰部潰爛,生蛆流膿,痛疼難忍,但已照見五蘊皆空,身受心不受,等待唐僧十年之久,傳法給他,成就了大唐中國的宏法大業。如果不明此理,當看到師父或善知識有病或有難時,則對他們產生懷疑,必然會影響對師父或善知識的誠信程度。開悟與有病、有難並無直接關係。因此,有病和不利之事都是正常的,是自然規律,不正常的仍然是你自己的心。

修行人應該明白,修行修的是心,覺悟的也是心,能出六道的還是心,而不是肉體。肉體的疾病和事物是否順利,都是外境,是末而不是本。如果因此而動念生疑,則心隨境轉,被其表象所障。如明此理,則不再分別有病無病,順與不順,只管一心清靜地修下去,即使臨終病未痊癒,往生的並不是你的肉體,心既成佛,何憾之有?

14、所知障

所知障是指:以已知的事物和知識作為參照標準,形成一種固定的思想模式,障礙接受未知的事物和知識。比如,一些修行人,當得知或修行某一法並從中受益後,則認為如獲法寶,執著此法,難以放下。當再接觸其它法時,就以先學之法為參照標準,只要是與先學之法有所不同,就一概排斥,不能接受。又如:在我們生活中,許多人都是有病就去醫院,只認打針吃藥,當有人告訴他氣功可以治病時,他會毫不猶豫地說:“氣功如果能治病,還要醫院幹什麼?”這就是典型的所知障。執著一法的同時又排斥另一法,這就是偏知偏見。

但是,這些人不知道,一是法法平等,各種法都不矛盾,都是互相補充的關係;二是雖法法平等,但在不同的修行層次中要用不同的法。如同過小河只能用小船,渡大海必須乘大輪船,如果你乘小船去渡大海,就必然被大浪打翻,不僅過不去,還會葬身於大海。又如同上小學時學語文、數學,到了中學、大學還要學語文、數學,但是所學的內容和層次卻有所不同。如果你被小學的內容所障礙,就不可能再提高層次了。

修行學法也是如此,有些修行人聽過某一法師講法,當再聽別的法師講法時,如有不同,就聽不進去,也可能正因此障礙了你得到那些更高層次的東西。比如,大多數修行人都知道,“末法時期邪師說法如恒河沙”,結果是什麼人都不敢再接觸了,往往又因此障錯過了真正的明師和善知識。

修行人都是在修“善”,而且有些修行人還特別執著善,當你告訴他宇宙本性裡無善無惡時,他就不易接受。這是因為他一開始對“善”的理解就有偏差,他把“善”理解為善惡之善。其實,古人所編造的“善”字並非善惡之善,是接近本性的為善。如“人之初,性本善”,是指剛有人類之時,人的思想心理很單純,習氣較少,很接近本性,故謂之“性本善”。如果在修行道路上執著修善,另一面卻又在造惡,這正是不懂得善惡互根和本性中無善無惡之故。第一步讓你修善,是讓你先修至人天標準,第二步又讓你放下善,是讓你修佛道標準,如果仍執著在善上放不下,這就造成了所知障,執著修善反又被善所障。

當年釋佛在世之時,許多修小乘佛法者,因所知障而不能接受大乘佛法,當佛講大乘佛法時,一萬二千聽經者中,竟有五千人當埸退出,這些人都是被所知障所障,萬劫難遇的真佛當面指點,就這樣被自己的所知障白白給錯過了。

在當今的修行者中,被所知障障礙者也非常多,他們的修行之心都非常真誠,但正是因為放不下所知障,所以一直在走彎路或停滯不前。通過實際接觸和觀察,所知障比較嚴重者,大多都是執著善的修行者,但恰恰正是因為執著善,使自己偏在了一邊,一直不能進入正見和正修,因此,所知障是執著修善者的最大障礙。

15、門戶障

許多修行者以前都學過各種功法,現在許多同修又進入了佛門,在這個過程中出現了一些認識上的問題,由於理不明,就會產生門戶之障礙。

一是:一部分同修仍站在原氣功的角度,放不下本門的“名字相”,仍然停留在只練功不修心的層次上,這就形成了障礙,障礙自己不能向更高的層次邁進。

二是:一些原來煉功,進入佛門之後,又開始反對煉功,說煉功是外道。只念佛、讀經、繞佛,不打坐練功,這都屬於性命偏修,也是由偏見引起的。

三是:在各種宗教中,站在本宗教的立埸上,攻擊其它宗教;或在某一宗教內,站在自己宗派的立埸上攻擊其它宗門。這些都是心胸狹小的門戶之見。

當然,修行人對某某功法或某宗教有感情,這是可以理解的,讓你放下名字相,並不等於不讓你修煉原法門,但是要從心裡放下這個名字相。只有心中不立門戶,胸中才能裝下無量的“門戶”。

經常會有人問我:“你修的是那個門派”?我回答說:“無門無派,雖在不同的時期也修不同的法,雖修某法,但心中卻不執著任何法。雖入某門,但心中卻無任何門。只有心中無門無派,你才能以一個平等的心去接觸各門各派的所有眾生,才能和各門各派交往,只有在這個前提下,才談得上普渡眾生。”其實無論何門何派,都是為了共同的修行目標──成佛得道。只是名稱的表象各異,修的方法不同,殊途同歸。

你如果還站有本門戶的立埸上,你充其量只能渡這一門派的人,就談不上普渡二字。而佛是要普渡三界眾生,已經給我們明示了:不是只渡某一宗門的弟子,而是普渡三界眾生。

我們現在不僅要放下對原修門戶的執著,而且,即使是已經進入佛門的同修們,還要再提高一個層次,放下宗教的門戶之見,有些修密的反對修淨土的,修淨土的或修禪宗的反對修密的,這些都是心胸狹窄的門戶之見。

我們修行的層次如同上臺階,如果你的腳不離開(放下)下面的臺階,你就上不去上面的臺階。你要想提高自己的層次和心胸,就必須從放下開始,這就是讓我們放下門戶之見的意義所在。否則,這個“門戶”就會把你圈在裡面,反而成了我們前進的障礙。

下面我們分析一下,放下門戶之見是否符合道,本性是空,是沒有分別,沒有執著,沒有任何自我見解的。當我們在修行道路上還沒有達到本性的時候,還需要用各種法來修行,但又不要執著在這些法上,更不要執著在某一宗門或派別上。

修行是逆返歸元,如同一棵大樹,執著門戶等於爬到了末梢上,自己的道路越走越狹窄,放下門戶等於退到了樹根部位,樹上的一切都看明白了。如果執著在樹梢上,只能看到這一細枝,而且已無路可走,只有回頭方是岸。

各宗各派,千門萬法,都是法身本性的顯現,皆是同一個法身,同一個整體。如同一體內的各個臟腑,各個細胞,有何好壞?有何不同?在一個人體中,所有的臟腑和細胞,不都是這一整體中的一員嗎?又有何分別?為什麼非要分別個你、我、他?為什麼非要分出個我好你不好呢?

只有豎立了平等心,才能斷分別心,斷了分別心,才能真正達到平等心,這是相輔相成的。所以說,根子還是在分別心上,認為我這個法門好,才放不下這個假名,沒有好與不好之分別,一下子就從心裡放下了。《心經》中說:“無智亦無得,以無所得故”。一切都是實不可得的假相,何況門戶之虛名?只有看破萬法空相,才能放下,放下了就破了一個障礙,破一個障礙就前進了一步。

宇宙是一個整體,宇宙間本來是不存在任何障礙的,一切障礙和界限都是你自己心裡製造的,當你修到心裡沒有任何障礙時,那還有障?何處有界?宇宙對你來說就是無障無礙的一真法界。

16、因缺乏根基所障

中國傳統文化包括佛、道、醫、儒、武,而儒家學說中包含了做人的基本標準,如能完全做到儒家標準,基本上可以達到小乘羅漢的層次,因此,儒家學說又是修大乘佛法的基礎,可見儒家學說的重要性。

但是,近百年來,中國在反對封建迷信的各種運動中,把儒家學說作為封建迷信進行批判和打擊。使儒家學說在中國已斷檔了近百年。經調查結果發現,目前70歲以下的中國人,都沒有學習過孔孟學說。因此,在我們這幾代人身上都缺乏做人的基本標準。因此,現代的修行人幾乎都缺乏做人的根基。

我們每一個修行人都應該知道,我們修行是為了出離六道,而六道中人道的標準尚未做到,甚至可憐到尚未知道的程度,又怎能談得上出離六道,圓成佛道呢?

人道標準中要孝敬父母,如果連孝敬父母還做不到,又怎能談得上恒順眾生呢?人道標準中要尊敬師長,如果連尊敬師長還做不到,又怎能得遇明師指點呢?末法時期是“離師無法,離法無成”,沒有明師點化,又怎能修成正果呢?人道的標準是利己利他,而現代人大多是以自己的現實利益來判斷是非,今天對我有利就說你好,明天對我不利就說你壞,這樣的道德水準尚未修成人的心胸,又怎能向更高的層次上邁進呢?而天道的道德標準是利他利己,菩薩道的標準是捨己利他,如果連利己利他尚做不到,又怎能談得上利他利己和捨己利他呢?

現代人中,尤其是年青人,許多人還不懂得起碼的禮貌知識、謙恭卑下、虛心求教、知恩圖報、吃苦耐勞、不貪不求、佈施精進、與人為善、己所不欲勿施於人,以及一些起碼的因果常識、待人接物的交往常識還不懂,又怎能向更高的層次修行呢?由於缺乏做人的根基,雖也修行,但同時又在造更多更大的業,業比功多,不僅不能上進,反而可能在倒退。這種障礙可以說是當前我們修行人中最大的首要的障礙。

因此,為了破除這一首要障礙,建議同修們一定要補上這一課。目前全國甚至全世界都在學習中國的孔孟學說。早在二十世紀八十年代,英國的湯恩比教授曾經說過:“要想解決二十一世紀的世界問題,只有中國的孔孟學說和大乘佛法。”因此,我們要想補上這一課,要從《弟子規》學起。

同修們可能都聽說過“三期龍華”,第一期龍華會是太上老君以道家的面目出現渡眾生;第二期龍華是釋迦佛以佛家的面目出現渡眾生;這次是以儒家的面目出現渡眾生。為什麼這次要選儒家出頭呢?正是因為現代人缺乏做人的基本道德標準,背道越來越遠,要往上修行已沒有基礎,等於是空中樓閣。只有儒家學說是一套完善的人道標準,不僅我們修行人需要學習,要想挽救這個世界,全人類都需要學習,補上人道標準這一課。因此,我們修行人更應該首當其衝,為自己往上修行打下良好的基礎。要想破掉這層缺乏根基的障礙,我們每一個修行人不僅應當主動補上這一課,而且應當積極宣導,用我們的努力去帶動全人類補上這一課。

摘自:成佛之道妙善著

全書下載處:https://onedrive.live.com/?cid=A669DCED7F7FDF86&id=A669DCED7F7FDF86%21312

arrow
arrow

    cyk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